同城空降软件_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软件,100元附近学生,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

分享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播报
【六带六培六提升主题实践活动】系列宣传之产业带头之星——蔺彦阳
恢复窄屏
发表时间:2024-07-16 来源:吴起文明网

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落细在农村领域开展“先锋行动、幸福乡村”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吴起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党建中心任务和全县发展大局,通过持续深化“六带六培六提升”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致富合力。为此吴起街道精心策划开设“六带六培六提升”系列宣传专栏。旨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把党员的身份“亮”起来,把人才支撑的作用“强”起来,把高质量发展的形象“树”起来。今天,我们推出第二期《产业带头之星——蔺彦阳》

作为传统农业村庄,蔺砭村存在产业发展基础差、村民收入单一、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等问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成了村党支部书记蔺彦阳一直挂在心上的大事。他深知,要改变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单一、缺乏活力的问题,让村子“活”起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必须要转变群众观念,激发内生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出路。蔺彦阳深知,要实现村庄的蜕变与飞跃,首先要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院落,与村民同劳动、拉家常,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积极探索本村的产业方向。他多次邀请街道主要领导、苹果和棚栽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户讲政策、讲技术、论效益,充分调动农户发展产业积极性。并先后组织本村农户30余人,到周边李沟苹果园、张洼子袖珍苹果园和马湾香瓜园区考察学习3次,借鉴苹果、棚栽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自身不足,探索适合本村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在党工委、办事处的引导和扶持下,经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方探索和商讨,他决定盘活村里低效果园、闲置大棚,确定“川道大棚、山地苹果”发展思路,引进良种良技,带动村民致富。

“我要先做给群众看,树立信心标杆”

行动胜于空谈。为了打消群众顾虑,蔺彦阳率先垂范,到蔺涧果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他常常在果园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与果农们交流经验,向技术员请教问题。从果树的修剪、施肥,到病虫害的防治,他都认真学习,仔细钻研。在他的努力下,逐渐掌握了果园标准化管护的核心技术,也让群众看到了他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他积极争取街道政策支持,鼓励果农自主管护果园,街村两级在肥料、物资、劳务、技术上全力支持和兜底保障,并积极申请灌溉机井、防雹网和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去年以来,蔺涧果园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信心和热情。

在果园示范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蔺彦阳又将目光投向了闲置大棚。他组织村“两委”成员对村里9座闲置大棚进行了全面排查和修缮。带头改造承包3座大棚种植豆角、西红柿等蔬菜,以大棚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同时动员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形成了“自包+自产+自销”的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大棚蔬菜种植增加群众收入来源的“双赢”目标。

“带着群众干,共享发展成果”

在蔺彦阳的带领下,在果园示范与大棚盘活的双重驱动下,村民们看到了棚栽产业发展的前景,意识到了果园科学种植和精细化管护的重要性,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疑惑者变成了实践者。目前,蔺涧、乔界梁农户分散种植的苹果树已实现集中、标准化管理,全村目前挂果果树面积达到280多亩,套袋约45万个,平均每亩苹果产量可达1500斤-2000斤。

今年以来,凭借西红柿、辣椒、黄瓜、豆角等大棚蔬菜的种植销售,不仅为5位村民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棚改时每日雇佣人数更高达20人以上,群众劳务收入近8万元,还为村集体增收近4万元。同时通过集体大棚种植的示范引领,成功带动本村4户村民发展大棚果蔬10座。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赚租金,还可以承包大棚挣收益金,打工挣薪金,村集体经济还有一份收益,实现了‘一地四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作为蔺砭村党支部书记,蔺彦阳用十足的干劲和看得见的成效带动了蔺砭村的发展。他说:“我将继续团结带领蔺砭村广大党员群众立足实际,以‘六带六培六提升’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用实际行动换得群众的信任。”(吴起人民政府网)

主管单位:中共吴起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吴起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吴起县政府大楼 联系方式:0911-8390197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京ICP备10031449号